2008年10月25日星期六
开心网www.kaixin.com注册邀请链接
www.kaixin.com的邀请链接如下,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可能要将在下加为好友才可注册:
http://reg.kaixin.com/inviteregist.do?i=700017270&appId=&code=NZY2fAvGCS&from=&inviteType=2&buddygroup=&ss=80100&logid=260402
阅读全文......
2008年10月23日星期四
2008年9月在读书目
一、《西方哲学史》 罗素
以《西方哲学史》为名的书何其多也,然此部虽非大部头,却绝对是集总成者。罗素大才,学贯古今,所以可以平视自泰勒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以下之所有先哲。此书对有代表性的哲学家进行了罗列,对他们所属流派、所著学说、所持观点进行了一一评点与分析。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了此书,不懂哲学也会有大侃一番的本钱。
二、《被*背*叛*的革命》 托洛茨基
如果不熟悉托洛茨基本人,你也一定知道被中苏两国曾经深入批判的托派,托派就是以托洛茨基为首的一小撮(呵呵)。托洛茨基是个特立独行的人,当然前提是知识丰富、见识过人,这给了他藐视和对抗列宁、斯大林的实力。他按照自己良心行事,在政治上就体现为善变,他在各个派别间跳动,似乎没有革命家应该具有毫不动摇精神,这点有点类似于中——共创立人陈-独-秀。这样人物的结局通常是悲剧性的,可他们又怎么会在乎呢,他们唯一忠诚于的可能就是自己的良心。
这本书从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出发,在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上系统地对斯大林主义进行批判,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观之使人热血沸腾,热血沸腾后又会陷入深思。。。
三、《谁*是*新*中国》 辛*灏*年
本书的立意是想破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题材甚为敏感。本书对一些政治命题进行了自己的解析,比如Marxism、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等,从这些论点里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作者情绪激昂的一面,这样情绪也导致了其观点的某种程度上的非客观性。书的主体包括三部分:清末民主革命、民国阶段、“新”中国阶段,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四、《时间简史》、《时间简史续编》 霍金
本书大多数人都会熟悉,本人也曾看过两遍,恐怕是10年前了。找出来想以最快的速度温习一下,里边的关键词应该包括:相对论、空间、时间、引力、量子、宇宙大爆炸、红移、坍缩、测不准。。。
五、《美国政治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张定河
本书是一本以社会主义学者的观点对美国宪法制度进行研究的文章。作者是基于批判的观点来审视美国制度的,所以读者在看本书时对作者也要持有批判的观点(呵呵)。
阅读全文......
毒奶是如何合法化的
从一开始的三鹿事件曝光,到奶业巨头的纷纷道歉,到9月14日的人为切割,到风声鹤唳的全国性0含量检查,到相关领导出来舍命尝奶,到五部委以科学的名义宣布三聚氰胺之不可避免,最后再到昨天的新的检测标准出台,这一套组合拳真是令全国人民眼花缭乱,大家看到的只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多难兴邦和坏事变好事而难见其他。但我还是一不小心观察到了事情走向的吊诡之处,这事儿的前后处理是不是很像治疗毒瘾的替代疗法呢?用低成瘾性的药品逐渐代替高成瘾性药品,直到最后的完全戒除。拿替代疗法来套三鹿事件,最后我们得到结果无疑是美丽的,和谐社会。
只是还有两个小小的疑问要弱弱地问一下,既然前边N-1批检测证明奶制品的三聚氰胺含量都是0,为什么五部委说三聚氰胺是难以避免的呢?此标准的施行是否会使那些未流入市场的问题奶粉得有机会脱胎换骨再世为“奶”呢,当然这是需要数学公式来换算的。
2008年10月13日 于北京
阅读全文......
中-宣-部的媒体们
08年以来,国际国内种种纷纭显示,今日之中国确有多难之实而无兴邦之望,而这一切又与我们每个国人息息相关,所以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而,就在这种关键时刻,我从国内大众媒体上却看不到对诸多事件的反省反思和鞭挞质询,代之的是长篇累牍的盛世颂歌和极尽所能的变相吹捧。可惜的是,奥运成功,神七上天和三中全会都不能当饭吃,而能当饭吃的奶制品却又藏起来不敢示人。
当从我的GoogleReader上将国内媒体的最后一个新闻源清除后,说明一切已变得不忍看和不忍闻了。没有四川地震垮塌校舍的最后权威说法,没有死难学生家长投诉无门的悲惨记录,没有杨佳二审情况的新闻追踪,没有周正龙的上诉是否会被批准的热点关注,没有三聚氰胺含量标准惊天逆转的全程记录。。。所有的这些,从国内的媒体都很难看到,即使有只言片语也是经过巧妙伪装后半遮半掩的语焉不详。
“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这我是知道的,但是以今日的情况是否可以将“人民”去掉而变更为“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再进而变为“新闻媒体是中宣部的喉舌”?如此当可起到以正视听的作用,也不会名不正言不顺了。既然做得已经如此赤裸裸,说的时候咱们就别再遮遮掩掩了吧。以后再称呼国内媒体就可用中宣部来冠名了:中宣部《人民日报》、中宣部新浪网、中宣部凤凰卫视。。。
2008年10月10日 于北京
阅读全文......
2008年10月22日星期三
再读王朔
写自传时冯正志得意满,于是就颇有激扬文字的味道。里边大段地提到了王朔,似乎那时他们是整天厮混的朋友。冯的自传与王朔的书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那种大别与老舍京味文 学的奇怪文字,谓之新京味文学。其特点是使人读之能切身地感觉到那种喷薄得像排泄一样的快感,虚伪的人读了尤其痛快。当然冯在文字上绝无王的大才,基本是 信马游缰,天上一句地上一句,扯完闲篇又接续上回,典型的以时间线为主轴的平铺直叙。
重新捡起他的书,先看了《你不是一个俗人》,这是个短篇,当年看的时候竟没有留意,如今终于拿它验证了冯小刚的首部贺岁片《甲方乙方》;接着看了《一点正 经没有》,在“不正经”里怎么看都能看出严肃的批判来,颇能够感觉到他内心深处的一丝悲哀;最后又瞧了一遍《玩得就是心跳》,这篇小说当年就看过,但好像 是没看完,当时的感觉是过于晦涩,根本分不清哪里是现实,哪里是梦境,哪里是回忆,整个地绞在一起,与王的其他作品大不相同。这一次仔细看完,终于算搞了 个大概明白,故事很简单甚至是过于简单,于是回看前边的情节就有点儿故弄玄虚之嫌。但是还是能体味出作者对他们那一代人年轻时心理状态地深刻描述和反省。 小说最后那十天的倒叙描写实在怪异但也实在精彩。
总结一下我读王朔的感觉:
- 文字直接,善用短语,习惯四字四字的排语,中间可以有标点也可以语气连贯地接续成一个很过瘾的长句;
- 环境渲染精彩,《玩得就是心跳》里就有大段大段的环境描写,完全不同于大家对其有事说事的基本印象,而且文字极好,有很强的控制力,从中可以看出其大才;
- 容易将其多部小说搞混,各部小说中的人物大量重复出现,主角一般都是方言,周围总是吴胖子、杨重、周青、、、包括冯小刚(印证了冯小刚自传里对二人关系的描写)。这想来是因为其作品完全来自于生活吧;
- 去伪存真拨云见日有一说一(典型的王氏语法):王朔其实是一个比较真实的自由主义者,当然这一点只能是每个读者自己去仔细发现了。
阅读全文......
2008年10月21日星期二
中秋咏叹 五律
霜天尽被白。
千年随月去,
万里踏乡来。
月晓世人乐,
谁知明月哀。
踯躅门前径,
一日一徘徊。
2008年10月11日 下午 于北京
阅读全文......
2008年10月19日星期日
秋天来了
站在窗口,向外吐一口烟,已不在化为氤氲,转瞬便被吹散风里。
在希望的春天里播种,在热情的夏天里生长,在肃杀的秋天里收获,在死寂的冬天里消亡,四时之妙,令人生敬,此所谓天地之大美吧。
阅读全文......
了解胡适之快捷方式
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马辛)、嗣糜、字希疆,后改名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
我观胡适,实乃中国近代以来最大的思想家、最大的自由主义者、最大的学术权威,堪出其右者,甚为寥寥。然而因缘际会,其学术精神竟长期无法在神州大地播撒,甚至其名字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被隐去,其作品更被被视为 异端,其本人也被隔空辱骂、盖棺定论。天幸终于禁令开释,可以使国人重新认识胡适。然时过境迁,他在大陆已经不是那个曾经立于时代潮头的文化领袖,而是被排除于“鲁郭茅巴老曹”体制之外的人物。不亦悲乎!
胡适一生,著作等身,一套《胡适全集》打折后尚卖2000元以上,犹豫数次终未出手,甚为不敬。幸甚,绕过黑心的出版商,我们在网络上一样可以接触到胡适。胡适的书大多为学术文献,少量诗歌,绝少小说。胡书行文甚为浅白平淡,可能因为他是白话文的最初倡导者吧,所以就尤其白。同周树人、钱钟书比起来,这样的行文不是很讨好读者,况且涉及学术颇多,所以读起来要点毅力和功夫。然而读下去就会发现,文字里充满着远见卓识和绝伦的智慧,对人性的洞悉,对时局的剖析,对自由的认识,都会让哪怕半个世纪以后的人眼前豁亮。
胡适的书真是太多,光自传体前前后后就有几个版本,还有几十年累积的日记等,读起来实在是要些功夫。我读了几部之后,便想告一段落了。却偶然发现了一个小册子,《日记的胡适》 作者:李伶伶 王一心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读来很有些意思。它对于想比较轻松一点了解胡适的人是有大好处的,相等于一个“快捷方式”。此书通过对胡适日记的整理,再辅以若干相关材料把胡适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做了一个梳理。以它为手册,我们就可以检索出若干书目来进行有的放矢的研究,而且此书本身就包括了胡适的很多信息,我们从中可以找出如下几个脉络来了解胡适:
- 胡适与同时代其他人的关系:蔡元培、马寅初、鲁迅、蒋介石、张学良、溥仪、郭沫若。。。
- 胡适从学与从政的两难选择,其对民族与学术的两难态度;
- 胡适对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基本认识;
- 胡适对自由主义的理解;
- 胡适的爱情观:小脚妻子、摩登情人和暧昧的张爱玲;
- 胡适晚年面对隔空的炮火和政治现实的无奈。
以上所列仅凭回忆,或有偏颇,现将书的目录列在下面,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按图索骥:
资历最浅但月薪最高(1) 资历最浅但月薪最高(2) 勤工俭学运动中现分歧(1) 勤工俭学运动中现分歧(2) 勤工俭学运动中现分歧(3) 不满学潮风波(1) 不满学潮风波(2) 平息“讲义费风潮”(1) 平息“讲义费风潮”(2) 平息“讲义费风潮”(3) “挑唆”和“蛊惑”(1) “挑唆”和“蛊惑”(2) 被“民盟”开除了(1) 被“民盟”开除了(2) 与马寅初是君子之交,还是密友(1) 与马寅初是君子之交,还是密友(2) 与马寅初是君子之交,还是密友(3) “二十年不谈政治”(1) “二十年不谈政治”(2) 大骂法国人“不要脸”(1) 大骂法国人“不要脸”(2) 绞刑架下施援手(1) 绞刑架下施援手(2) 接到小皇帝的召见电话(1) 接到小皇帝的召见电话(2) 接到小皇帝的召见电话(3) 抗议修正优待清室条件 旧剧: 改良还是废除(1) 旧剧: 改良还是废除(2) “华美协进社”邀梅访美(1) “华美协进社”邀梅访美(2) | 送梅登船 “梅博士拜谢胡博士”(1) “梅博士拜谢胡博士”(2) 为梅访欧出谋划策(1) 为梅访欧出谋划策(2) 永远的怀念 大度平息争论(1) 大度平息争论(2) 终未做成朋友(1) 终未做成朋友(2) 订下娃娃亲(1) 订下娃娃亲(2) 婚前想见新娘而不得(1) 婚前想见新娘而不得(2) 称职又有个性的小脚妻子(1) 称职又有个性的小脚妻子(2) 称职又有个性的小脚妻子(3) “占了便宜”的婚姻(1) “占了便宜”的婚姻(2) “占了便宜”的婚姻(3) 开始于“狂狷”的交谈(1) 开始于“狂狷”的交谈(2) 相会还是幽会(1) 相会还是幽会(2) 信来信往伴终身 爱上小“表妹”(1) 爱上小“表妹”(2) 幽会于西子湖畔 烟霞洞中的神仙眷侣(1) 烟霞洞中的神仙眷侣(2) | 又一次相逢 难忍相思苦 屈服于妻子的菜刀 “表妹”要去当尼姑 诗人殉难 两个女人的争夺战(1) 两个女人的争夺战(2) 两个女人的争夺战(3) “一笔糊涂账”(1) “一笔糊涂账”(2) 热河失守劝张辞职(1) 热河失守劝张辞职(2) 热河失守劝张辞职(3) “杀杨事件”与两个“九·一八”(1) “杀杨事件”与两个“九·一八”(2) “杀杨事件”与两个“九·一八”(3) “汉卿这祸真闯得不小” 赞《孙文学说》,驳“大炮”之讥(1) 赞《孙文学说》,驳“大炮”之讥(2) 同情陈炯明,使孙中山恼火(1) 同情陈炯明,使孙中山恼火(2) 对巨资建中山陵略有微词(1) 对巨资建中山陵略有微词(2) 图书管理员(1) 图书管理员(2) 赞同毛的想法(1) 赞同毛的想法(2) “自修大学”的来历(1) “自修大学”的来历(2) 劝毛“放弃武力”(1) | 劝毛“放弃武力”(2) 被蒋扣上“反党”的“帽子”(1) 被蒋扣上“反党”的“帽子”(2) 力争做蒋的一个诤友(1) 力争做蒋的一个诤友(2) 应蒋召唤出任驻美大使(1) 应蒋召唤出任驻美大使(2) 推掉了国府委员和考试院长之职(1) 推掉了国府委员和考试院长之职(2) 差点儿当了一回总统(1) 差点儿当了一回总统(2) 差点儿当了一回总统(3) 内战中赴美游说 反对“总统”连任(1) 反对“总统”连任(2) 反对“总统”连任(3) 反常地将张爱玲的信粘在日记里(1) 反常地将张爱玲的信粘在日记里(2) 反常地将张爱玲的信粘在日记里(3) 高赞张爱玲的《秧歌》 约张爱玲“吃中国馆子”(1) 约张爱玲“吃中国馆子”(2) 见了最后一面(1) 见了最后一面(2) 又做担保人(1) 又做担保人(2) 后记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