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时间允许,《新闻联播》 我都是坚持看的。当然基于常识我向来是不会将里边的报导作新闻看待的,但生在中国如果不能从《新闻联播》里察言观色体会上意的话,那你是注定无法保持先进性的。 昨天恰巧有时间,所以恰巧看到了《新闻联播》里关于三鹿奶粉事件的报导,当初沸沸扬扬的惊天大事在一个月后已经无关痛痒地被紧缩在国内短讯里了。《新闻联播》关于奶粉事件向来是言必称三鹿的,其用意不言自明:谁死“鹿”手,是“鹿”的事,不关马牛羊也。昨天关于此事件有了一个新的进展,虽然只是一语带过,但我的敏感终于没有让它悄悄地溜走。报导里,刚进行完的第N批检测合格的产品已不再以不含三聚氰胺为指标了,而代之以”均符合液态奶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规定“,呵呵,马脚终于露出来了。几天前五部委的联合声明原来是在为这事儿铺垫,看来这次灾难终于又要和谐地收尾了。
从一开始的三鹿事件曝光,到奶业巨头的纷纷道歉,到9月14日的人为切割,到风声鹤唳的全国性0含量检查,到相关领导出来舍命尝奶,到五部委以科学的名义宣布三聚氰胺之不可避免,最后再到昨天的新的检测标准出台,这一套组合拳真是令全国人民眼花缭乱,大家看到的只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多难兴邦和坏事变好事而难见其他。但我还是一不小心观察到了事情走向的吊诡之处,这事儿的前后处理是不是很像治疗毒瘾的替代疗法呢?用低成瘾性的药品逐渐代替高成瘾性药品,直到最后的完全戒除。拿替代疗法来套三鹿事件,最后我们得到结果无疑是美丽的,和谐社会。
只是还有两个小小的疑问要弱弱地问一下,既然前边N-1批检测证明奶制品的三聚氰胺含量都是0,为什么五部委说三聚氰胺是难以避免的呢?此标准的施行是否会使那些未流入市场的问题奶粉得有机会脱胎换骨再世为“奶”呢,当然这是需要数学公式来换算的。
2008年10月13日 于北京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